第十二章 适合与不适合 【加长篇】-《三国之傲视天下》


    第(2/3)页

    只有,下一代人经历真正风雨的洗礼才能真正的成熟起来,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可是,那些大量的职务由这样的旷世全才负责,也将势必会影响到下面人的锻炼与磨砺,失去成长成熟的宝贵经验。

    毕竟,人的生命都是宝贵有限的,一旦他无以为继不得不离开这些职位之后,那么所面临着将又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人才的断层!

    人才的断层,人才层次水平跟不上,也将势必政权的动荡,社会的动荡,更甚至辛辛苦苦所创立的来之不易的成果基业也将付之东流!

    而孔明先生就是这样堪称完美的全才奇才,但也正是因此而不得不选择放弃!”王天杰深入分析道。

    王天杰所说的这些是决非信口开河!

    后世流传着一条谚语:蜀国成也诸葛亮,败也诸葛亮!

    其原因也就是诸葛亮惊世才华,再加上事必躬亲,从而导致在其死后,蜀国人才出现大量断层,最终导致蜀国的迅速灭亡!

    “主公,如果按照主公这么分析的话,孔明岂不是一生都将怀才不遇?”庞统继续询问道。

    “士元这就错了。古人云:是金子迟早都会发光的!

    像孔明先生的这旷世全才,同样也会迟早被那些同样志在天下的枭雄霸主们所发掘并邀请出山的。

    孔明先生是百年不遇的旷世全才,但也正是这一特质,使得孔明先生只有在那些人才匮乏,势力还很薄弱但却又不甘蛰伏志在天下的枭雄霸主的麾下才能一展才其旷世才华。

    可以这样说,孔明先生就是可以力挽狂澜之奇才。

    而且,孔明先生时常将自身比做“乐毅,管仲”,从这里不但可以看出卧龙的志向远大,但是也更加清晰的体现出孔明先生的个人处世思想。

    试想,乐毅,管仲是怎样的人才,他们都是在国家危难时刻,受命于危难拯救国家从而力挽于狂澜之中!

    孔明先生自比做“乐毅,管仲”,恐怕孔明先生也非常明白他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或许,在天杰起事之初还有可能邀请孔明先生出山,但是今时今地孔明先生早已不适合在天杰的身边,同样天杰也不适合孔明先生一展他旷世才华。

    想必,日后孔明先生会找到能够让他一展旷世才华的明主,那里才是孔明先生真正的舞台!”王天杰缓缓道。

    王天杰说得不错。现在他身边有郭嘉、鲁肃还有他庞统,他们哪一个都不比诸葛亮逊色多少,更何况在他麾下还聚集着像田豫、陈群、蒯良、蒯越等等这样在各自领域极具才华的谋士人才的辅佐。

    诸葛亮虽然是旷世奇才,但是在他王天杰眼中已经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诸葛亮不适合于他。

    而此时的庞统内心却是压抑不住的兴奋。现在,他终于知道为什么王天杰身边会聚集大量的顶级人才,会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创造出如此不可思议的奇迹来。

    这是因为王天杰对人性的完美把握,对人情的超凡洞察,使得其可以完美的把握人心,而且又恰倒好处的将大量的人才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和谐团结的整体!

    同时,这足以证明他庞统的眼光选择并没有错!王天杰这样的英君明主,值得他豁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同样以士元对孔明先生的了解,应该非常清楚孔明先生虽然才华横溢,但几乎做每一件事情无可谓是计划详细周密,从而井井有条,可也正是这样造就了卧龙行事谨慎不爱冒险的禀性。

    之所以这样,还是受到孔明先生旷世才华的影响,凡事事必躬亲,想要作到面面俱到,就必须对每一个决策尽可能的做到完美周密。

    可是这样一来,过于谨慎不爱冒险,却往往会丧失掉大量的机遇。

    当今天下,群雄割据的时代即将到来,这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如果凡事谨慎小心,不敢贸然行事,却因此而浪费掉大量千载难逢的机遇,天下形势瞬间万变,也许就是你错过了那一次机遇,从而导致在战略上处处陷于被动,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局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