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能在这时候被派到端王府来问话的,自然非一般寻常人,寻常人见到这种得罪人的事,聪明点都耍滑头躲了,没躲过的除了抱有自己的目的,要么就是天性刚正不阿。 当初建仁帝下命将清查端王交给大理寺,大理寺内部也是没酌量过,这种差事太棘手也太得罪人,查轻了不好交差,查重了也不好交差,与其如此为难,不如交给举朝上下都知道的‘天生就是刺头’、‘天生就榆木疙瘩脑袋’、‘天生就顽固不化’、‘天生就软硬不吃’、‘天生就刚正不阿’的去办。 而这个人就挑中了大理寺丞赵岩。 这赵岩真跟他名字一样,性格又臭又硬,软硬不吃,只认死理,他入朝为官也有二十多年了,到现在还是个从六品的大理寺丞,不得不说跟他这容易得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朝中厌恶他的官员众多,可关键此人从不收受贿赂,家中只有一老妻,有个女儿早就嫁了,到现在半百之年,住的还是一进的破房子,家徒四壁,两袖清风,谁的面子都不给,简直就像那茅坑里臭石头,人人敬而远之,人人也拿他没办法。 今天这事就是赵岩亲自撞破的,他向来冷硬枯瘦的脸,罕见被怒火烧得通红,当场就去把喝得醉醺醺的端王找了出来,当场审问起来。 这端王昨日宿醉,今天酒才刚醒,又出了这么件事,把人打得半死,人也处置了,可还是不解气,就又招了歌女舞伶陪酒。 正喝爽快,突然冒出个老匹夫,还追问他是否处置了那两个人。 端王生性狂妄,敢做就没有不敢认的,当场就承认了。 赵岩也没说别的,现场让人起了一份口供,还让端王签字画押。 端王手印都按上去了,突然一阵冷风吹来,让他不禁打了个激灵,酒也醒了,可这时已经晚了,赵岩抄起口供藏于怀中,就带着人急急走了。 此时端王生出悔意,想让人拦,可身边侍卫一个不见。方才被人抓了个现行,这些侍卫哪里有脸见人,到现在还被大理寺的人关在那个院子里呢。 下面的普通仆役都不管事,能管事也不会让大理寺的人闯到这里来。 端王说是酒醒了,也不过只醒了一瞬,转念他想不过两个下人,死了也就死了,能拿他如何。 可接下来的发展,完全脱离了端王的想象。 . 能有名分的妾室,多是良家女子。 良民不可随意辱骂打杀,但凡知点事的人都懂。 赵岩回去后,就把所有证据证词整合,并还写了份弹劾的折子,一起交了上去。 同时,因为大理寺的人从端王府出来的阵势,只要眼不瞎的人都看出这是出什么事了。 暗中打听者无数,也不过半个下午不到,端王府发生的事就传遍了大半个京城。 这也就罢,第二天一大早,那惨死妾室的家人去大理寺上告端王虐杀良家女子。 事情闹大了。 其实本身就闹大了,只能说这妾室家人的突然上告,又将整件事推上了一个新高/潮,这下不光大半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刑部、内阁、甚至宫里的人都有所耳闻。 而事情还没完,当天下午,那惨死的侍卫家人也告去了大理寺,同样是告端王虐杀良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