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王者的气量-《这个宗主太腹黑了》


    第(3/3)页

    诸臣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朱喜正,他们心知女帝特地将此人召来,肯定是要听他意见的,因此都不急着出头。

    朱喜正不慌不忙地出列,“微臣以为,周、唐两国素来交恶。我国不妨结好一方,最好是达成同盟,以震慑另一方。”

    周晴微微颔首,“你认为应当结好哪一方呢?”

    “当然是结好大周!”朱喜正斩钉截铁地说道。

    “大周和我国间隔着十万大山,除非动用飞舟无法运送兵力。此番陛下令汤总督整肃西南,将大周在我国苦心经营的潜势力一举铲除。大周除非倾举国之力出动大量飞舟,否则难以对我国造成威胁。在大唐虎视在侧的情况下,大周根本不可能这么干。因此,大周实际上已对我国无可奈何了,若是我国愿意示好,大周必定接纳。”

    “大唐则不然。玄甲军主力未损,只要下定决心,数日内就能直达夏都,对我国威胁实在太大了。即使普通甲士,穿越无尽林海也比穿越十万大山容易得多。大唐有此优势,相比不会轻易罢手。因此,我国只能结好大周以对抗大唐。”

    群臣议论纷纷,有人道,“朱先生出自大周。如今虽在本朝为官,心中向着谁犹未可知。陛下,伪帝前车之鉴,不可不察啊!”

    说的自然是后党为祸,乃至西南三省叛乱之事。

    周晴摆摆手,“不必多言。朕信得过朱先生。”

    朱喜正感激道,“微臣感激涕零。”

    郭德嘉道,“朱先生所言确有道理。但是大周是否愿意同我国结盟呢?大周可是自居儒学圣地,对陛下登基一事颇有微词。”

    朱喜正不慌不忙道,“微臣出自大周,对大周知之甚深。大周表面以仁义自居,其实看中的仍是利益。只要我国派出适当使者,对大周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大周必定愿意放弃成见,和我国结盟。”

    周晴饶有兴致地问道,“那么朱先生以为谁会是适当的使者呢?”

    “微臣自荐。”

    “准。”

    会后,郭德嘉留了下来,向周晴进谏:

    “陛下,微臣以为,朱先生此去,恐怕一去不复返,还请收回成命。”

    周晴淡然一笑,“爱卿勿忧,朱先生必不负我。”

    她对王道剑意和自身魅力都有足够的自信。这就是王者的气量。

    郭德嘉只得说道,“陛下胸怀波大,微臣佩服。”

    言语中,对于她的判断却不是多么有信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