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圣旨-《将军,娶我吧!》


    第(2/3)页

    李盛听到皇后的声音,这才从震惊中醒来,不解地看着王泰安,不论怎么说这柳雨茵可是差一点就成了他的弟妹,如今诚王刚离逝,身为兄长便来求娶弟媳,若传扬开来,乱/伦之名怕是跑不掉了。

    昭文帝则在听到皇后之言后,虽仍然处于震怒之中,可想到不久前太子还被人构陷,便耐着性子看向王泰安,等着所谓的缘由。

    “父皇并非儿臣贪图美色,而是无奈之举。”

    “无奈?朕倒要听听你的无奈究竟到了什么地步,竟要娶自己弟弟未过门的媳妇,你可知道贵妃刚才来过,说让柳家姑娘殉葬,朕觉得不人道,刚将她责骂了一通,你就来了这一出,你让朕如何面对贵妃?如何面对柳家人?如何面对天下人?”

    “儿臣不孝!但确为无奈之举!玥儿来宫中养胎是因为在庄子上受到刺杀,可是父皇只知此果,却不知前因!”

    “是啊!皇上,且听听太子之言。”

    “说说看!”

    “那一日儿臣本打算早早到庄子上陪玥儿,不想祭灶之后很是疲惫,便到书房歇息,一觉醒来那柳家姑娘便躺在了儿臣的榻上,虽说经云翳诊断儿臣与她并未发生什么,可是儿臣在药力的作用之下的确强行剥了她的衣服,若不是天佑到的及时,只怕什么都发生了,此事后儿臣不知如何处理,便命人隐瞒至今。”

    昭文帝听此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看着太子与皇后半个字也说不出,李盛见状不好,连忙上前顺了顺他的背,这才缓过一口气,看着面前的儿子,竟有种恨角不成钢的愤怒。

    “李盛!传旨!柳家姑娘蕙质兰心,端庄持重,诚王倾心已久,如今与之天人永隔,朕心痛之,故封柳家姑娘为诚王妃,赐封诰命三品淑人,随侍诚王左右。念柳卿痛失爱女,朕心有愧,特晋之为礼部右侍郎,其小女柳雨荨为欣宁县主。”

    昭文帝听到此消息,第一反应便是悔,为何刚才没有同意郑贵妃的提议,若同意了,此刻那兴风作乱的柳雨茵早已准备妥当,与皇儿泰旭躺在一处了,哪里还需听此诛心之事?

    “诺!”李盛知道此事耽搁不得,连忙亲自去办,并决定这道圣旨由他亲往柳府颁布,以免夜长梦多。

    德王府

    王泰久得知此消息,嘴角轻扬,嘲讽之味浓郁,其身旁的江惜仁看到此景便知此事怕是瞒不住了,就算圣旨下的再快,也快不过天下人的嘴。

    果然,圣旨还未出宫,城中已是流言四起,说什么诚王之死乃是太子出的手,原因就是他早就与柳家姑娘私订终身,不想皇上错点鸳鸯,拆散了一对有情人,然而这世间最难说准的便是情,本应断了来往的太子与柳姑娘,却生米煮成熟饭,如今诚王一死,两人必定要走到一起。

    还有人说:太子本就好色成性,不然怎么明明皇上已经选了青家的长女为正妃,又要了鲁家才女?京中谁不知道这鲁家大小姐鲁晓娅可是京中第一美人,容貌冠绝城中闺秀,才情亦是第一,若非好色,如何强纳了大臣之女为妾?

    此传言传播速度之快,竟在李盛还未出宫之时就传到了宫里,听到了宫女太监们的低头接耳,他思索片刻,觉得此刻若赐死柳雨茵,未免有欲盖弥彰之闲,是以转身便回了御书房,将情形报于昭文帝。

    “怎么会这样?”皇后没有想到瞒得好好的事情说暴露就暴露了,还传扬的如此迅速。

    王泰安脸色难看地站在那里,原以为最后的结局就是纳了她为妃,不想皇上一道赐死圣旨便将一切解决,然这紧要关头竟就传了开来,也未太过巧合。

    “去吧!”昭文帝沉默片刻,挥退了李盛。

    柳府

    李盛快马而来,以他的岁数骑马是件极困难的事情,但是他明白此事宜快不宜慢,只能快刀斩乱麻。

    不多时,在柳雨茵的哭声中走出了柳府,而后与同来的小太监牵着马向皇城行去,才走出七弯巷,到了朱雀大街便听到城中百姓议论着圣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