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这要塞里面的卫生也是做得相当糟糕,随地便溺,各种垃圾也是无人收拾,污水血水横流,味道更是不堪。 而来往穿着军服的军人们,一个个看着要么流里流气,要么畏畏缩缩,高矮胖瘦更是悬殊,年纪大的可能有五六十岁,小的也有十来岁模样的。 章衡连连摇头。 带着这样的军人去打仗,输了才是正常,赢了才是咄咄怪事呢。 不过只要了解保捷军的建军历史,便能够理解保捷军为什么是这个模样。 保捷军主要的便是这陕西延边为主,招募的人也都是这延边的人,这边处于与西夏对抗的前线,几十年间,大大小小的战争无计其数,宋夏战争被人熟记,只是因为两国正式打仗的缘故,规模超越其他的战争,而实际上宋夏之间打打合合,大大小小的冲突何止几百上千数! 几十年的战争,早就将这延边的人打得元气大伤了,许多村庄都是寡妇成群,相互抱团取暖着过日子,后世说陕西女人性格彪悍,其实也是有这样的历史因素存在的,男人都死光了,女人不独立自主,又能够依靠谁? 这保捷军的兵源以这陕西延边为主,自然没有资格挑三拣四,当然是老少病弱都来者不拒了,因此这保捷军这般模样,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实际上河东河北那边也尽皆如此,都是打了许多年的仗之后,兵源枯竭之后,自然也就只能来者不拒了。 当然,也不能这么简单地去原谅这种事情,许多时候也是将领们的不作为,真有上进心有能力的,比如说狄青这样的,治军手段出色的,也是能够带出出色的军队的。 章衡将卫兵打发到远处跟着,然后遇上一些士兵便随便聊一聊,聊得多了,也是五感杂陈。 一来是对这裁军之事更加信心十足起来,二是对宋朝这军制的失望。 经过他的了解,很多士兵其实并不反对裁军,相反,他们十分期待能够退役回故乡去,他们在这里当兵看不到希望,有些人五六十岁了,从当兵开始,便没有回到家乡的机会了,甚至连老婆都没有娶上。 而年轻的士兵对当兵吃粮也是不太满意的,原因自然是他们能够拿到的兵饷太少了,给家里寄了一些回去之后,他们在这边也就没有什么钱能够存下来了,这样下去,恐怕以后也是娶不起老婆的。 章衡问了一下他们能够拿到的兵饷,竟是出奇地少,比起他在度支司时候知道的每个士兵能拿到的兵饷要少得多,原因他也是知道的,无非便是层层克扣,肥了上面的将领,而下面的小兵就只能吃亏了。 章衡越是打听越是心中沉重,他来之前大约是能够理解大宋朝的军队腐朽到什么程度,但真正看到的时候,才真正理解究竟腐烂到什么程度。 章衡也在感慨,靠这样的军队能够与西夏辽国对抗几十上百年竟然没有灭国,实在也是奇迹啊。 当然,西夏人少又穷,国力远不如大宋,辽国人多,比西夏也要富有得多,但辽国的腐化程度也不比大宋朝的军队少,所以竟然是保持了一个均势,也是神奇得很。 所以,这就是个比烂的时代呗。 章衡嗤笑了一会,然后想起来,后来的金国崛起,新生力量十分精锐,轻易便捅穿了辽国的花架子,然后又顺势灭了北宋,可想而知这三国都差劲到什么程度了。 而宋国的军队为什么这么烂,原因还是出在这军制上。 大宋皇帝苦心孤诣设计出来这相互制衡的军制,倒是当真是算无遗策的将各种拥兵自重的可能性给削减到最小,连章衡想要动些手脚都做不到,但这个军制当真是很烂。 正是因为将领没有办法自己培养士兵,每次打战都是随机匹配一些士兵过来给你带着,这样一来,将领自然不会用心去培养士兵,反正培养好了自己也未必能够用上,还不如省点力气花在怎么捞钱上呢。 有许多将领便是将士兵当成摇钱树。 经过章衡的调研,将领们捞钱的手段方式颇多,而且也有高明愚钝之分。 比较初级的捞钱手段是直接克扣士兵的兵饷口粮,这种一来容易被查,二来士兵容易兵变,风险性颇高,手段也实在是比较卑劣的。 而相对进阶的是利用军队的优势做生意,军队看守边防,自然也就能够自由出入关防,大宋朝时不时便要关闭与西夏的贸易,正好军队可以趁机打发横财。 而大宋朝开启贸易的时候也没有关系,那么盐铁茶这些禁止出口的东西,他们也是可以随时走私出去的。 而最高阶的就是发战争财了,边关将领时不时便挑动摩擦,然后朝廷紧张之下,便会拨来大量的兵饷粮草备战,而这些东西,一样是进了他们的口袋里面去。 第(2/3)页